实务丨你了解企业从生到死的规律吗?—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信贷风险!
出品 ▏信贷风险管理
作者:孙自通
信贷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会面对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企业,信贷机构为保证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需要对借款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就小微企业信贷而言,信贷机构在对小微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一直对一个因素重视不够,那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诞生到死亡的时间过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艾迪思博士于1989年提出来的,他通过总结各类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征,将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历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该理论认为,产业、企业和产品在成长的过程中,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也会经历诞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几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经营成本等指标各不相同,因而信用风险和偿债能力也不同。艾迪思博士的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成长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揭示除了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
艾迪思博士的生命周期理论实际上强调了两点:
第一,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面临着突然死亡的风险;
第二,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战略重点、经营与管理的内容、融资需求等会有所不同。
自艾迪思博士提出生命周期理论后,该理论被广泛采用及验证,艾迪思博士认为,企业的成长如同生物有机体,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制性两个指标来体现,当企业刚刚创建或年轻时,充满着灵活性,如同婴儿灵活的可以把自己的脚趾头放进嘴里,但可控性相对较差,走路都走不稳。当企业在盛年期,这一阶段既有灵活性又有控制性。当企业进入老化时期,灵活性和可控性都会变差,直到最终死亡。而管理的实质,就是努力保持企业健康成长,预防与治疗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病态性问题,以保证企业进入盛年期或保持在盛年状态。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能持续发展下去,都不希望中途死亡,而根据有关调查结果,世界上企业的平均寿命都不长,中国企业的寿命普遍更短,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5岁,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岁,企业整体上表现出“高死亡、短寿命”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将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死掉,因此,研究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并分析其内在规律性尤其是死亡的规律性对信贷机构而言意义重大。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小微企业在上述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及融资需求。既然企业存在生命周期,信贷机构在制定信贷规划、进行信贷分析、做出信贷决策时就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根据该理论,信贷机构应当从小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出发,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目标市场,做好市场定位,在恰当的时机进入,合适的时机退出,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风险防控措施,做好相应信贷分析及信贷决策。
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艾迪思博士的基础上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在本书中,我们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蜕变期几个阶段。
从理论上讲,小微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就企业而言,在其生命的每个阶段的特点都很鲜明,表现出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在企业初创期,由于资产规模小、缺乏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企业信息基本上是封闭的,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外源性融资可获得性很低,企业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随着企业进入成长期,扩展的需要使其资金需求猛增,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用于抵质押的财产增加,并且有了初步的业务记录,信息透明度增加,外源性融资开始增加。而随着企业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期后,企业业务记录和财务管理日益完备,开始具备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能力,债权融资比重趋于下降,股权融资比重开始上升。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优秀小微企业初步成长为中型、大型企业。
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是指刚刚成立正处于创业、生存阶段的企业,这一阶段的企业普遍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产品正处于研发阶段或即便产品研发完成但产品是否能被市场认可尚存在不确定性。初创期还可细分为孕育期和初生期两个阶段,孕育期的企业是指仅有创业的想法或创业方案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在于,创办者对未来企业的设想及市场趋势的判断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创办者想法不切实际,企业甚至可能胎死腹中。
初生期是指企业创办、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企业运营资本主要来自于创始人的投入,普遍经营规模较小,资产数量不多,组织管理比较松散,岗位分工不明确,一人多岗现象比较普遍,创办人在经营管理中唱“独角戏”,“一言堂”现象明显,且经常出错,整体上看,创办人大权独揽能提高效率,符合这一阶段企业的需求。在这个阶段,创业者普遍有比较高的创业热情,而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在这个阶段基本是一片空白。这个阶段的企业就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
企业在初创期要解决好创新的问题,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产品设计、市场开拓上有所建树,其中能否研发、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是关键。在这一阶段,企业取得现金的能力是其成长的基础,在其取得充足现金之前,创始人能否持续投入也是其中的关键,这一阶段的企业多数是以利润为导向的。
企业在这一阶段夭折主要有两种情形:
第一,未研发出或研发出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或在技术上存在问题;
第二,未能尽快开拓出足够的市场。
处于该阶段的企业借款用途一般为支持企业实现产业化,主要为支付房屋租金、人员开支、销售的前期支出等。
在这个阶段的企业,由于其产品技术上是否可行、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项目完成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企业缺乏明确的盈利预期,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难以判断还款能力。再加上这个阶段的企业经营规模、资产规模较小,普遍缺乏稳定现金流,再加上这一阶段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规范不透明,因而企业外源融资获得性很低,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由于为这一阶段的企业提供融资风险比较大,故信贷机构一般很少为这一阶段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一阶段的运营资金一般来自创业者的自有资本或合伙、合资人的股本投入,幸运的创业者或许可以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
我们可以把初创期分为两个阶段,对于初创期前期的企业,信贷机构主要是观察企业,可给予一定的信息方面的支持,原则上不给这一阶段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对于处于初创期后期的企业,信贷机构应当积极观察了解,在认可其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可给予少量信贷支持,促进其成长。授信方案应加大对第二还款来源的关注,可考虑引入担保公司等第三方分担风险,适当控制贷款额度,重视放款的阶段性安排、回款控制与贷后追踪。
成长期的小微企业是指产品已经初步获得市场认可,销售额节节攀升,并且可预见的销售增长明显,市场空间大,产品预计盈利状况较好的企业,这一阶段是企业成长最快的阶段,创办者及员工在这个阶段往往都会信心百倍。
在这个阶段初期,企业刚度过初创期,企业实力仍较弱,缺乏足够的资金积累,这个阶段企业发展迅速,需要扩大厂房,购买设备,扩充人员,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企业需要的营运资本增加,企业利润无法满足运营资本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外部资金为其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否则若无法快速占领市场,可能存在被替代的风险,但可以初步判断企业的发展情况,相对于初创期,企业还款来源有一定保障,总体风险下降。到了这个阶段后期,企业发展速度会放缓,营运资本会稳定在一定规模,企业利润逐渐可以满足营运资本的需求,企业会逐步进入成熟期。
处在成长期的小微企业,产品已经初步获得市场认可,具备一定的市场空间,随着发展,小微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设计能力会迅速提高,市场规模会逐渐扩大,生产成本会逐渐下降,规模效益会逐渐凸显,企业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净资产、生产规模、销售收入、盈利状况都会持续增加,这个阶段的企业会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组织架构逐渐完善,岗位分工日益清晰,会逐步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管理逐渐规范。虽然有了制度,但这个阶段创业者依然存在“一言堂”的现象,制度落实往往不到位。另外,由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及安排、管理制度等变动会比较频繁,但总的趋势是日益规范,日益向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靠拢。在这一阶段,企业会从初创期的利润为导向逐渐向以市场为导向过度。
在这一阶段,企业基于扩张的需要,资金需求猛增,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用于抵押、质押的财产也会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外源融资比例增加,这一阶段前期,银行贷款多以短期为主,后期贷款期限会逐渐延长,部分优质企业可能会获得股权投资,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优秀企业逐渐成长为中型、大型企业。
成长期的企业容易在三个方面出现问题:
一是缺乏长远的战略性思维;
二是管理制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三是缺乏有效的分工及授权体系。
信贷机构的信贷策略:
1、信贷机构应选择那些业绩优良、成长迅速的企业作为信贷投放的主要对象,
合理满足资金需求,充分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
2、信贷机构应重点关注贷款用途,监管资金流向及销售款回笼情况,重视销售的实现情况与企业现金流情况。
3、信贷机构的信贷资金仍必须涉入有度,一般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宜超过70%。
4、此时信贷机构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贷款方式,创新一些产品。例如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订单贷款以及收入贷款(没有订单,但拥有稳定的未来收入现金流)。
5、信贷机构需注意,一些企业在成长期取得一些成绩后,有时会不顾自身承受能力盲目扩张,如果鉴于过去良好的记录而予以追加贷款,则该企业很可能因债务负担过重过早夭折,信贷机构不旦追加的贷款无法收回,就连原来可以按时偿还的贷款也沉淀为不良资产。因此对成长期企业的信贷资金投放应主要放在企业的主营业务上,并随时监控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使用,以防止企业将信贷资金用来盲目扩张。
成熟期的企业是指企业销售增长趋于稳定,市场占有份额保持在一定水平,按照企业的内部积累可以基本解决企业销售增长引起的流动资金需求的企业。这一阶段的企业有一定经营规模、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具备一定抵押担保条件,往往成为信贷机构竞争的对象,但吊诡的是,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资金相对比较充足,往往并不需要太多的信贷机构的贷款,他们往往更看重信贷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如投融资综合服务。
这一阶段的企业具备如下特征:
一是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二是销售收入稳定,企业获利能力强;
三是经营管制机制日益完善,组织架构合理,职责明确;
四是企业价值得到认可,形成较高的品牌效应。在这个阶段企业容易掉入内部控制权之争、企业文化难建立、盲目扩张多元化的陷阱。
信贷策略:信贷机构在面对成熟期的企业时,应注重发挥综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等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成熟期的企业经营趋于稳定,一段时间以后,很可能丧失冒险精神,保守不求进步,创新力度不足,惰性加大,获利能力下降,而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成长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威胁,危机开始逐渐显露。此时,信贷机构应在企业由盛转衰之时及早采取措施,从该企业中逐渐退出,寻找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贷款客户,开拓新的信贷市场。这种退出机制应该是主动性的、及时的、有前瞻性的,而不是等到企业衰退之时再行动,那时银行贷款就很难完全收回了。考虑到成熟期企业的特点,信贷资金的主动性退出并不是一次性从企业撤出,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从企业淡出。除此之外,信贷机构还需防止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多元化投资,尤其是非相关性的多元化投资,历史经验表明,民营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尤其是非多元化投资多数以失败告终,情形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主营业务。
企业进入衰退期以后,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不如前,盈利能力更是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状况。这时,企业资金周转资金短缺,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甚至四处举债,举步维艰。导致企业进入衰退期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宏观政策发生变化、大的经济周期、技术的进步、替代产品的出现、竞争的加剧等,但究其根本,企业衰退往往是由于缺乏创新精神导致的。
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常常会利用一些假象来极力掩饰其惨淡的经营状况,比如制作虚假报表、夸大企业的经营业绩,企图制造企业欣欣向荣的景象,从银行骗取贷款。
信贷策略:信贷机构加强对于衰退期企业相关信息的审查,严格执行贷款的各项规章制度。应仔细甄别企业所提供的信息,严格审查资料,抑制企业的贷款饥渴症,杜绝向企业再次追加中长期贷款的发放,陆续将信贷资金有步骤的从企业中退出,以免赔了夫人又折兵。当然,为了既不影响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又能使信贷资金稳妥退出,商业银行在退出方式和退出策略上可以灵活掌握。
作者简介:孙自通,小微企业信贷、互联网金融、民间金融领域知名专家,知名培训师,“信贷风险管理”公众号创始人。
“把信贷法律风险浓缩为127个问题?
信贷法律风险管理
实战研修班!
开课时间:4月15-16日
开课地点:南京
主要内容:
模块一 基础篇
模块二 借款主体法律风险
模块三 保证担保法律风险
模块四 抵押法律风险
模块五 质押担保法律风险
模块六 合同签订及贷款发放法律风险
模块七 抵押法律风险
报名咨询:王老师
手 机:13683397058(可加微信)
邮 箱 :13683397058@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详细课程信息
↓